在天長市諭興鄉草廟山東麓,有一座占地25畝的清代墓葬。墓前有長500米、寬30米的神道,石華表、石象生等一應俱全,和風陽皇陵相似,實為罕見。墓主人是清代的昭武將軍、江南提督,寶應人楊捷。
            楊捷(1617~1690),字元凱,《清史稿》有傳,為清初名將。曾參與進剿南明政權在江西、廣東、福建的軍事力量,因功于順治十六年(1659)擢江南提督,駐防揚州。康熙十七年(1678),臺灣鄭氏集團遣將攻陷福建沿海軍事重鎮海澄,清廷大震,年已62歲的楊捷再次受命統兵出征,歷時二年,收復海澄,并乘勝肅清了福建沿海的鄭氏武裝力量,為清廷后來收復臺灣做出了重大的貢獻。康熙十九年(1680),以老病乞罷,命還任江南提督。三十九年(1690)卒,年七十四,贈少傅兼太子太傅,謚敏壯。
            楊捷出生于軍事世家,“其祖父伯叔皆以門閥技勇起家,一時家聲籍甚”。據清文華殿大學士張玉書所撰楊捷墓志銘記載,楊之先人,“勝國時有以軍功授后屯衛指揮使者”,“曾祖諱子隆,祖諱應元,皆襲世職,父諱國棟,以軍功歷升義州城守參將、加副總兵”,“叔父國楨、國柱,兄振,并用邊將立功,國柱、振又先后死事,稱名臣”。楊國柱,字廷石,崇禎九年(1636)以累功為宣府總兵官,佩鎮朔將軍印。十一年冬,入衛畿輔,從總督盧象升戰賈莊,盧象升戰死,楊國柱血戰突圍卻被問罪,調為懷標練兵總兵,《續宣府鎮志》稱其“每談及邊事,輒扼腕誓死”。十四年,祖大壽被困錦州,總督洪承疇率八大將往救,楊國柱是最先趕至松山的。崇禎十五年,清兵克松山,率孤軍力救洪承疇大營,陷伏中,清兵四面呼降,國柱太息,語其下曰:“此吾兄子昔年殉難處也,吾獨為降將軍乎!”終以眾寡不敵,身被六槍、面中三矢死。贈太子少保、榮祿大夫,蔭一子,賜葬于保安衛孝文山之原,建祠歲祀,額曰“旌烈”。楊振,明天啟初世襲衛指揮使,后為薊遼督師袁崇煥賞識,被任命為寧遠千總,崇禎二年(1629),從袁入衛京師。“救開平有功,進都司僉書,郵馬山之戰,以游擊進參將”,逐級升遷至寧遠副總兵。曾因不肯依附大太監高起潛被“中以他事”落職,后由遼東巡撫方一藻推薦復官。崇禎十二年(1639),松山被圍,“方一藻議遣兵救援,諸將莫敢應。獨副將楊振請行,至呂洪山遇伏,一軍盡覆。振被執,令往松山說降。未至里許,踞地南向坐,語從官李祿曰:‘為我告城中人堅守,援軍即日至矣。’祿詣城下致振語,城中守益堅。振、祿皆被殺。”楊國柱和楊振于清乾隆四十一年(1775)被賜謚“烈愍”,二人在《清史稿》中俱有傳。
           耐人尋味的是,楊捷的父親楊國棟,在清朝人所編纂的正史中卻事跡不彰。大量的史料證明,這是一個被埋沒的名將。明天啟二年(1622),努爾哈赤入侵遼東,由于熊廷弼和王化貞經撫不和,明朝在遼東的重鎮廣寧失守,“四十余城之官各率所屬兵民降”。皇太極與代善率兵往義州移其戶,時任義州城守參將的楊國棟“閉門以拒,招諭不從,遂攻克之”。楊國棟的夫人(也就是楊振、楊捷之母)趙氏自縊,楊國棟帶著楊振以及幼小的楊捷,“夜行晝伏,渡鴨綠江入皮島(時為明平遼總兵毛文龍據守)”,回歸明朝。不久因剿滅在山東造反的白蓮教有功,升山東臨清參將。天啟六年(1626)任鎮守山海關南海口總兵,后調任登萊總兵,因夜襲連云島取得大捷升右都督。崇禎元年(1628),改用為浙江總兵官,因登萊巡撫孫國禎請留任,言“登萊要地,十倍于浙,國棟猷畧,尤宜于東”,而任為山東總兵。尋因陳東江總兵毛文龍十大罪,遭到毛的反噬而下獄。崇禎二年,清兵入犯京師,楊國棟于獄中起用為通州總兵,次年以守城功加太子太傅。此后,因史料缺失,其經歷不詳。從崇禎四年(1931)初曾遭到在京文官的抵毀及太監蘇欽的誣陷看,很有可能被剝奪了統兵權。后來南明永歷政權中有一個大將楊國棟,被封為武陵侯,在與清兵的作戰中犧牲,王夫之所撰《永歷實錄》記其自稱四川人。但其生平事跡恰與國棟相接續,疑即捷父,其自隱身世,恐因楊捷時為清兵大將,有所忌諱所致,姑志此待考。倘如此,則清史中國棟之名不顯,其疑可煥然冰釋矣。
           很多史料中稱楊捷為義州人,考墓志所載“楊之先,世居揚州之寶應縣崇儉鄉,勝國時有以軍功授后屯衛指揮使者,遂為義州人”一語,此說恐不確。明代有民戶和軍戶之分,楊家為軍戶,因軍職世代駐屯義州,所以被稱為義州人,若轉民籍仍可隸原籍。寶應在城四坊改崇儉四鄉是在明萬歷年間,而非明初,所以明代楊家民籍仍隸寶應,這是顯而易見的。楊捷后來請改籍揚州,當不僅僅因為故土情深,也與其一直自認為寶應人有關,其葬地歷史上亦與寶應毗鄰。此外,還有人認為楊捷參與了“揚州十日”的大屠殺,這其實是一種想當然的發揮。各種史料都記載,順治初年,楊捷尚在山西平“土寇”,直到順治四年(1647)才受命統兵南下,與清兵克揚州可謂是風馬年不相及耳。
           楊捷一家滿門皆將,父、叔、兄皆為國盡忠,楊捷本人則為國家統一做出了貢獻。寶應的“楊家將”,說是與歷史上北宋的“楊家將”前后相輝映,應不為過。
           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   信息來源:www.haofa66.com

       

     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      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

      亚洲日韩精品A∨片无码| 天天综合亚洲色在线精品| 午夜亚洲WWW湿好爽| 亚洲冬月枫中文字幕在线看| 亚洲AV无码久久| 久久亚洲综合色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美女亚洲精品久久久综合|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| 久久久久亚洲精品男人的天堂| 国产成人+综合亚洲+天堂| 亚洲日本成本人观看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成人网站| 亚洲国产成人九九综合| 亚洲精品乱码久久久久久下载| 久久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岛| 亚洲一卡2卡三卡4卡有限公司| 久久亚洲精品成人|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播放影院在线| 久久精品亚洲一区二区| 亚洲AV人无码激艳猛片| 亚洲国产综合专区电影在线 | 亚洲国产精品无码av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精品中文| 精品国产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 | 中文字幕亚洲综合久久2| 久久久久亚洲AV无码网站| 18亚洲男同志videos网站| 亚洲美女大bbbbbbbbb| 亚洲一线产区二线产区精华| 亚洲精品456人成在线| 亚洲午夜在线一区| 国产成人精品亚洲日本在线| 精品国产成人亚洲午夜福利| 亚洲色www永久网站| 亚洲av日韩综合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成人 亚洲欧洲| 亚洲最大av无码网址| 亚洲色中文字幕无码AV| 久久香蕉国产线看观看亚洲片| 亚洲免费视频网站| 亚洲卡一卡2卡三卡4麻豆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