又到農歷七月初七,一個浪漫而多情的日子,人們叫它“七夕節”,也叫“乞巧節”或“女兒節”。對于秉承古老傳統的揚州人而言,這一天是有諸多講究和說頭的。   
      葡萄架下“聽鵲橋”
         
      老揚州錢傳倉曾在《揚州民俗》中寫道:七月初七,傳說是牛郎、織女一年一度鵲橋相會的日子。“是日夜晚,有些青年躲在葡萄架下‘聽鵲橋’。有人說,在夜深人靜時,還能隱約聽牛郎和織女的談話聲呢。”
         
      老揚州吳明珍說,當年我做姑娘時生活的老街上。七月初一那天一大早,媽媽就用紅、綠、藍三色絲線,扎在我的小膀子上,俗稱“扎絨”。到了初七早上才摘下來,把“扎絨”拋到屋頂上去。媽媽說:這是給喜鵲銜去搭鵲橋呢。據說在“七夕”這一天人們是看不到喜鵲的,它們都飛上天搭鵲撟幫牛郎織女相會了。
         
      博友“工山飛月”說, 七夕當天,多是女孩子們的不眠夜,萬籟俱寂,少女、村姑,單槍匹馬,偷偷躲到長勢茂盛的南瓜棚下,如能有幸聽到牛郎織女鵲橋相會時的悄悄話,日后啊,她也準能得到千年不渝的堅貞愛情。倘若下雨了,怎么辦?哈哈,太好啦!七夕的雨,叫“相思雨”,那可是牛郎和織女流的點點滴滴“相思淚”也!
         
      揚州民俗學家曹永森說,三千年前的《詩經》里,就有牽牛、織女的記載。到了漢代,牽牛、織女被迫分離,縱是兩情依依,只能隔水相望的骨干情節已大體成型。《古詩十九首》中的《迢迢牽牛星》云:“迢迢牽牛星,皎皎河漢女。纖纖擢素手,札札弄機抒。”
         
      曹永森認為,“七夕”習俗的最初起源,在于星宿崇拜。后來人們對星宿的崇拜又有發展,認為天上有二十八宿,其中北斗七星為文昌府邸,認為北斗七星的第一顆星負有引領基他星宿的使命,就把這第一顆星叫做“魁星”。由此,民間便又把七夕稱為“魁星節”。 
      虔誠祭拜乞求巧事
         
      牛郎織女的故事版本很多,流傳范圍很廣。在舊時揚州,姑娘們除了感懷牛郎織女的愛情故事,還有一個特別的儀式要去禮拜——乞巧。曹永森說,傳統習俗中,小姐妹們常在此時,擺上時令瓜果,朝天祭拜。乞求天上的織女能賦予自己聰慧和靈巧,讓自己的女紅更加嫻熟。當然,也會悄悄地乞求織女,保佑自己姻緣巧配,婚姻美滿。“有這么多的‘巧事’要向織女‘乞求’,七月初七也就稱之為‘乞巧節’”。
         
      “工山飛月”說,原始的乞巧節應從七月初一開始就有預案。初一,先抓一把谷種,捧一撮綠豆,放到水里泡出芽芽來。這叫“拜仙禾”和“拜神菜”,以備七夕這天,剪芽做湯。   
          
      姑娘小姐們找幾張彩紙,尋幾根通草,連同線繩,用自己的巧手,編成各種小玩藝;用面粉、糖、蜜、芝麻拌勻,捏塑制作各種小型物狀,用油炸出“巧果”, 又叫“笑厭兒”、“果食花樣”。
         
      從初六晚開始至初七晚,一連兩晚,齋戒沐浴后,穿上新衣服,戴上新首飾,擺下紙糊的鮮艷香案,案上放置桂圓、紅棗、榛子、花生、瓜子五子,以及蓮蓬、白藕、紅菱、茶、酒、鮮花、雕成奇花異鳥浮雕圖案的水果——“花瓜”、胭脂粉、紙制小型花衣裳、鞋子、日用品和刺繡等,焚香點燭,對星空跪拜,是為“迎仙”。自三更至五更,連拜七次。你可以默禱心愿:乞巧、乞子、乞壽、乞美、乞愛情,各取所需吧。
         
      家住南河下的老揚州許文娟說,一般女孩子之間的“斗巧”是在白天進行的,比一比誰用最快的速度穿好七根針,還要比一比各自的女紅針線活。大一點的女孩子拿來的是自己做的鞋子,縫的衣服,剪的花樣子,繡的花……“我那時專心念書,手腳慢,‘斗巧’時常常是最后一名,被鬧著從家里拿些好東西分給鄰居小姐妹吃。”
      仰頭望天候盼巧云
         
      除了乞巧,斗巧,舊時城鄉婦女,在七夕這天,還要很刻意地做一件事——看巧云。博友“三石”說, 許多城鄉婦女的“乞巧”比較樸實,她們是“穿針乞巧,至夜分不寐,候盼彩云”。“盼彩云的正名叫‘看巧云’,據說這一天天上的云彩會幻化出各種各樣奇特的形狀。”
         
      老揚州劉紅琴說,“小時候,一到七月初七的午飯后,媽媽就叫我們別出去玩了。她會把桌子、小板凳拿到庭院里,切上一個大西瓜。然后仰頭看天,中間時不時地讓我們看天上的云彩。”
         
      老揚州吳德祥告訴記者,揚州特別喜歡這個巧字,應該和七夕節也有相關。“姑娘家就要得‘巧’,所以起的名字叫巧珍,巧玲,巧英的特別多,這其中最多的就數巧云了,僅我知道的就有10多個叫‘巧云’的親戚朋友。”
         
      在揚州,七夕節還有一個好聽的名字叫“女兒節”。女孩們除了白天看巧云,晚上乞巧,斗巧,還會刻意地裝飾打扮。劉紅琴回憶說:“穿的衣服,戴的小佩飾,大多是自己或者在母親、姐姐的指點下做的新東西,也算是顯擺比拼一下。”七夕后,姑娘們會將自己精心制作的小工藝品、玩具,互相贈送,增進友情。   
         
      吳明珍說,到了七月初七這一天,老揚州的女孩子們還要應時應節打扮一番,最流行的就是用鳳仙花染紅指甲,小時候我也學著染過。年年到了七月初七這天,就用一大把紅鳳仙花加明礬搗爛出汁,敷在指甲上,再用扁豆葉子包裹起來,等到第二天指甲就染成好看的紅色了。  
          信息來源:www.haofa66.com 信息整理: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


       

      設為首頁 | 加入收藏 | 聯系我們   揚州拓普電氣科技有限公司版權所有 Copyright © 2010-2021
      蘇ICP備10068214號-2   蘇公網安備32102302010144號   技術支持:平邑在線

      色偷偷尼玛图亚洲综合| 久久精品夜色噜噜亚洲A∨| 亚洲国产av一区二区三区| 国产AV旡码专区亚洲AV苍井空| 亚洲精品福利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精品lv| 国产av无码专区亚洲av桃花庵| 亚洲综合无码AV一区二区 | 亚洲AV无码久久精品成人| 亚洲精品无码久久久| 偷自拍亚洲视频在线观看| 亚洲另类自拍丝袜第五页 | 亚洲中文字幕在线第六区|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区| 亚洲女同成人AⅤ人片在线观看| 国产亚洲精品免费| 亚洲第一黄色网址| 亚洲无码日韩精品第一页| 国产精品亚洲美女久久久| 国产午夜亚洲精品理论片不卡 | 精品国产亚洲男女在线线电影| 亚洲av无码成人精品区在线播放| 国产亚洲视频在线观看网址| 一本色道久久88亚洲综合| 亚洲成av人片不卡无码久久| 亚洲人成网站在线观看青青| 久久精品亚洲男人的天堂| 亚洲人成中文字幕在线观看| 亚洲AV无码专区亚洲AV伊甸园| 亚洲国产综合精品中文第一区| 久久亚洲AV成人出白浆无码国产| 亚洲黄色免费网站| 亚洲入口无毒网址你懂的| 亚洲熟妇无码一区二区三区| 久久久亚洲精华液精华液精华液| 亚洲精品A在线观看| 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偷拍女厕| 亚洲av综合av一区| 亚洲综合成人网在线观看| 亚洲国产精品成人久久久| 国产成人亚洲综合一区|